Monday, September 20, 2010

新山園遊會.萬盞華燈:慶中秋重頭戲勁熱出擊


2010年9月19日 星洲日報文化田報導

----
1986年,新山中華公會在新山寬柔中學的校園創辦“第一屆新山中秋園遊會”,《傳燈》歌曲從此在新山傳唱開來。


從1986年至2005年的20年裡,新山中秋園遊會每年都在新山寬中校園舉行,那兒是許多年輕人必到之處,裝載了許多人的成長記憶。


後來,新山中華公會辦公之處從新山市區舊址移至大馬花園新建竣的中華大廈,再加上寬中董事部考量了校園安全等因素,新山中秋園遊會於2006年正式“告別”寬中校園,來到了大馬花園。


從2006年至2008年這三年內,新山中秋園遊會“落戶”到大馬花園,各項文化節目在中華大廈內,以及大廈旁的克里斯路戶外舞台繽紛登場。


到了2009年10月3日,位於新山老街區的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正式開幕。為了配合文物館白天舉行的盛大開幕典禮,新山中秋園遊會那一年“移師”至陳旭年街。


今年8月初,新山中華公會發出文告,指第二十五屆新山中秋園遊會工委會向大眾徵求園遊會對聯,並宣佈工委會定於9月25日在新山陳旭年街舉辦新山中秋園遊會。


事隔一個月後,新山縣萬盞華燈慶中秋工委會於9月3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向外界公佈26站的慶中秋地點,當中,新山中秋園遊會的舉行地點為“新山中華公會大馬花園中華大廈”。


“第二十五屆新山中秋園遊會”再度重返新山大馬花園,與當地居民共度中秋。為此,《文化田》特地走訪該工委會主席林先強,請他介紹活動內容,並向他了解為何中秋園遊會今年原定陳旭年街舉行,何以最後重返大馬花園。


在新山,每到中秋時節,人們除了會想到“新山中秋園遊會”之外,也必會思及“新山縣萬盞華燈慶中秋”。


新山縣各華團組織在新山中華公會的帶領下,從1999年開始舉辦“萬盞華燈慶中秋”系列活動,把中秋活動從點到面擴大舉辦,讓中秋節慶鬧足一個月。這是新山特有的文化現象,沒法在其他地方見到。


不說不知,2000年是新山中華公會承辦第十七屆全國華人文化節的年份。其實,1999年舉行的首屆“新山縣萬盞華燈慶中秋”是作為迎接文化節的一個“熱身”活動。


今期《文化田》也同時專訪“新山縣萬盞華燈慶中秋工委會”主席洪德榮和“中華杯”評審團主任孫彥哲。


洪德榮將與讀者分享“萬盞華燈慶中秋”的由來和發展,至於孫彥哲則談談評審方法。


****************************************


●新山中秋園遊會料吸引5千位民眾赴會


“第二十五屆新山中秋園遊會”工委會主席林先強表示,新山中秋園遊會”將於9月26日晚上7時,在新山大馬花園中華大廈舉行,預計可吸引5千位民眾赴會。


林先強透露,工委會今年雖然原定陳旭年街舉辦中秋園遊會,惟後來因考量到一些复雜因素,而最終決定“遷返”大馬花園舉辦。


他指出,位於新山市區的馬來夜市集,其攤檔數量日益增加,原本由新山中華公會負責推展的陳旭年文化街也逐漸遭馬來攤檔佔據。


他以最近的馬來新年為例說,馬來攤檔更一度“進駐”陳旭年街的露天停車場。


他說,現適逢馬來新年,馬來攤檔的數目在週六有增無減,市區每週六交通阻塞問題也很嚴重。為了避免不愉快事件發生,再加上考慮到老街區的停車位不足,無法容納大批人潮,因此,工委會最終決定把新山中秋園遊會“帶返”新山大馬花園舉辦。


他表示,大馬花園擁有較大空間,停車位也不成問題,民眾可把車輛停放在中華大廈和大馬花園民眾會堂的停車場、商業區的停車格,或住宅區的空地上。


他也強調,新山中華公會的會所就在大馬花園,公會給大馬花園的居民帶來慶中秋活動,是責無旁貸的事。


******************************


●搭建戶外表演舞台,9月26日關閉克里斯路


到了9月26日傍晚,新山中秋園遊會工委會將關閉位於中華大廈前方的克里斯路,並在面向中華大廈正門的道路搭建一座戶外表演舞台。


此外,工委會也在中華大廈8樓禮堂和底層停車場安排了數項文化節目。


林先強指出,戶外舞台上備有各項精彩節目,包括:傳燈儀式、口琴四重奏、兒童舞蹈、歌唱、街舞、中秋創意造型比賽等。在戶外舞台一側則設有美食坊,可讓民眾大快朵頤。


設於中華大廈8樓禮堂的節目,計有:潮劇、粵劇、青運口才圈與國際講演會節目。在禮堂一隅有新山中華公會書法、水墨畫課程班學員作品展。


中華大廈底層有應節的猜燈謎遊戲、燈籠製作比賽,以及象棋比賽。


當晚,來自安琪兒舞蹈學院的舞者將帶來3支舞蹈作品,即馬來舞Zapin、瑤族舞蹈《夢瑤山》、及唐朝舞蹈《竹枝詞》。


為新山民眾呈獻口琴演出的是“Fresco”口琴重奏團。樂團曾奪下2009年世界口琴大賽雙料冠軍,他們將以四重奏方式,演奏《春天》、《月亮圓》等樂曲。


須特別一提的是,當晚的戶外舞台不會有“布景”。工作人員將通過投影機,把燈柱打在舞台一張巨型白布上,利用特效呈獻一幅聲色俱備的“活布景”。此外,當晚也將有煙花燃放表演,民眾可要特別留意。


另一方面,林先強透露,去年在新山陳旭年街舉行的“新山中秋園遊會”,少了向民眾徵求對聯這個環節。為此,他今年特地恢复這項活動。


他說,有許多人每年也必定寄上數份對聯,今年報名參加者共有24人,所寄上的對聯有60幅,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為了鼓勵對聯寫作者,中選者將受邀上台參與聯合亮燈和傳燈的儀式,並獲發一張獎狀。


******************************************


●萬盞華燈慶中秋,注入文化元素


新山縣盞華燈慶中秋工委會主席洪德榮表示,早年慶中秋活動的形式比較小型,主要是月光會。


每年萬盞華燈慶中秋都有一個主題。今年是:“天人和樂,與月共圓”。


自從有了萬盞華燈慶中秋之後,慶中秋活動注入更多文化元素,舉辦形式也更加盛大。洪德榮希望政府能增加總撥款額,並在其他縣也發放撥款給那些舉辦大型中秋活動的地點。


新山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誕生”於1999年,迄今邁入第十二個年頭。


回顧當年,洪德榮透露,1999年是第十四屆新山中秋園遊會,當時新山中華公會的會長是張文強,副會長為賴益盛。


他指出,那時候,新山中華公會獲悉將於2000年承辦第十七屆全國華人文化節,因此,為了替文化節先作個熱身的啟動,公會特於1999年創辦首屆的新山縣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


他說:“那是無心插柳。我們的初步理念只是在每一區亮燈,並非在每一站呈獻節目。但後來,大家認為只是亮燈,沒節慶感覺,因此才增加文化表演節目。”


他指出,1999年,新山中華公會在陳厝港舉行首屆新山縣萬盞華燈慶中秋開幕禮,千秋鼓隊也在那刻響起鼓聲。


2000年第十七屆全國華人文化節的主題是“回歸歷史,再造輝煌”。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各華團領導還從士都蘭海邊乘船,一路依循先賢的航線來到陳厝港。


********************************


●須設有亮燈傳燈儀式


最初參與萬盞華燈慶中秋的團體主要為業緣、地緣與血緣性的團體,後來,廟宇、學校組織和企業陸續加入。


洪德榮表示,2004年的萬盞華燈慶中秋開幕禮是在金海灣舉行,這算是第一個與公會合作聯辦萬盞開幕禮的企業。不過,今年由士姑來五福城廣場舉辦的開幕禮,則比較全面性地由企業作主導與策劃。


詢及新山縣各鄉團組織或企業,要如何才能加入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當中是否有哪些“條規”得遵守?


洪德榮說,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注重文化元素,必須設有亮燈和傳燈儀式、播放傳燈歌,以及展示萬盞華燈慶中秋的標誌。


早期,有些地區在辦慶中秋活動時“脫節”,會上不但沒亮燈和傳燈儀式,就連月餅和燈籠也沒看見,舞台上出現的竟然是類似中元歌台的熱歌勁舞表演。


洪德榮解釋,那是因為一些鄉團組織聘請製作公司安排節目。結果,製作公司就把原先中元歌台的節目全照搬過來。幸好此問題已不再發生。


********************************************************************


●“新山縣萬盞華燈慶中秋”歷屆開幕地點:


屆數 年份 開幕地點 備注

---------------------------------------------------------------

第一屆 1999 陳厝港 /
第二屆 2000 陳厝港 新山承辦“第十七屆全國華人文化節”
第三屆 2001 龍山廟 /
第四屆 2002 柔佛古廟 /
第五屆 2003 南方學院 /
第六屆 2004 金海灣 /
第七屆 2005 柔佛古廟行宮 /
第八屆 2006 大馬中華大廈 /
第九屆 2007 新山福建會館 /
第十屆 2008 新山寬中草場 /
第十一屆 2009 財帛星君廟 /
第十二屆 2010 五福城廣場 新山承辦“廿七屆全國華人文化節”


****************************************************************************


●歷經12年,普天同慶


歷經了12年的歲月,新山縣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發展至今,它是除了柔佛古廟遊神盛會之外,新山縣另一重要的節慶。


新山人慶中秋鬧足一個月,形成新山縣特有文化現象。洪德榮說,這項大型的慶中秋活動一路走來,其模式也傳到柔佛州其他縣屬。


他認為,每到農曆八月,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就變成了新山各地區普天同慶的活動。


“它像一個文化活動的迴廊,從東北區至西北區,新山縣幾乎每個地方都在辦慶中秋活動。或許有些節目會重疊,但各地參與的居民不同。”


他覺得,萬盞華燈慶中秋已成為一種文化傳承,成功地把民俗節慶帶到學校。一些學生在中元節後,就會很期待中秋節的到來。


一些團體在舉辦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耗資龐大人力和物力,有的單位在辦了幾年後,因為“太累”而停辦。不過,也有的團體仍然咬緊牙根,每年持續舉辦。


洪德榮說,那是因為“三感”,即節慶感、使命感、投入感。許多團體領導在時節接近時,會“情不自禁”地去辦活動,不僅有使命感,而且也十分投入。


萬盞華燈慶中秋獲柔佛州旅遊局同意,被列入旅遊日曆內。洪德榮認為,這為大家帶來很大的鼓勵。


他說,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工委會的未來目標,是把這項活動申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


●耗資上百萬令吉,26地點舉行


“第十二屆萬盞華燈慶中秋”從今年9月8日至10月2日在新山縣26個地點舉行,洪德榮說,這26個地區的活動經費總額超過百萬令吉。


他指出,今年,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再次碰上全國華人文化節,不但令中秋活動增加許多新元素,一些承辦團體更作出大膽嘗試,例如:五福城廣場就耗資巨額打造彩燈區,從越南購入兩千多個燈籠,並派員到4所小學教導學生製作燈籠。


他說,五福城廣場也大擔地把原本一天的節目,延長至兩個星期。


******************************


●“中華杯”提升活動水平


萬盞華燈慶中秋工委會從2001年起,設立“中華杯”,以鼓勵各承辦單位提升活動水平。


連續3年奪冠的單位將能保有常年杯。今年受邀為評審團的成員包括:主任孫彥哲,委員:陳錦發、林炳錕、楊福貽、陳聲洲、羅良嘉、黃志坤、莫偉英、劉洸閥、林德明、李富新。


榮獲中華杯者,可得一座獎杯和1千500令吉獎金。除了中華杯之外,大會今年也和往年一樣,設有親善團結獎、創意獎、文化傳承獎、以及5份的精神獎;除了精神獎為500令吉之外,其餘獎金皆為1千令吉。


常年杯的鄰選標準包括活動的性質、參與活動的人數、節目內容、氣氛、內涵、藝術性、通俗性、創意,場地裝潢及牌坊設計等。


以前,評審團幾乎每一站都去,由於為了赶場,往往只在一處待半小時就離開,然而在評審離開時,活動高潮可能還未來到。後來,為了公平起見,評審團決定“分批”到不同地點評分。


孫彥哲透露,評審非常重視節目是否擁有文化傳承的元素,並反對節目過於商業化,至於演出者的穿著,也不可暴露。


他強調,亮燈、傳燈、傳燈歌、燈謎、燈籠,以及中秋食品是一定要有的。有些會館很用心,還准備傳統中秋食品,如菱角等。另外,也有的團體增添文化表演項目,如詩歌朗誦,值得讚揚。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