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27, 2010

大馬國寶級學者鄭良樹榮獲南方人文精神獎




2010年9月26日星洲日報文化田報導







南方學院於2007年起設立“南方之鼎--南方人文精神獎”,以表揚在人文精神方面擁有巨大貢獻的人士;從2007年至2009年,共有3位人士獲獎。



第一屆得獎人是新加坡籍的全方位藝術家陳瑞獻;第二屆得獎人為已故國家文化人物陳徽崇,他在國內傳播了無數音樂種子;第三位得獎人是一生投入華教工作的沈慕羽老先生。



2010年的南方人文精神獎得主是誰?他就是在馬中港台學術界,取得卓越成就的鄭良樹博士。



現年70歲的鄭良樹博士專精於漢學和海外華人研究,學術著作逾30本。



1971年,鄭良樹到馬來亞大學服務,執教17年之久。隨後,他到香港大學任教,長達14年。2003年,他退休返鄉,在南院任教,擔任南 院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迄今已七八年。期間,他曾經受邀到台灣擔任客座教授一年。



鄭良樹的學術著作大部份在海峽兩岸流通。他的一些著作甚至在未經他本人同意下,被中國和台灣兩地的出版社翻印發行,從這可見,鄭良樹在學術界的地位。



●鄭良樹謙稱:在學術界僅有“小成績”



鄭良樹接受《文化田》專訪時表示,歷屆的得獎者分別在不同領域有所成就,大家都在不同的範疇為人文作出貢獻。



他說,前面三位得獎人各別在藝術界、音樂界、教育界取得成就,而他則來自學術界。



請他談獲獎原因,鄭良樹謙虛地說:“我作為學術人員,從1964年開始教書到今天,已將近40年。這40年來,我都泡在學術研究裡頭,到今天總算有一些小成績。不敢說有成就,只能說有小成績。”



*************************************************




●中台翻印著作



從七十年代開始,鄭良樹就在台灣和海外的學報發表學術論文。1982年,他的第一本學術著作《竹簡帛書論文集》獲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以當時而言,北京中華書局審稿非常嚴格,在學術界享有崇高地位,而且是由官方開辦,若要獲它出版著作是不易的事。



另外,在那個年代,中國還未對外開放,鄭良樹可說是本區內首位獲得北京中華書局出版學術論著的海外學者。



鄭良樹說,這本書出版之後,對他影響很大。很多中國學者因為這本書認識他,並和他在學術上往來。



他指出,這本書在北京出版後一個月後,台灣就有出版社翻印。迄今,有三家台灣出版社翻印這本書。



“這本書出版之後,反應很好。台灣立刻翻印,而且是兩家出版社翻印。”



“當時,我很害怕,我在台大教書,當一年的客座教授。1982年,兩岸關係很壞,台灣的出版社竟然把我的書全部翻印過去,我去找他們,叫他們別這樣做。”



然而,有關出版社並沒加以理會,仍然在台灣印刷和出版《竹簡帛書論文集》。



隨後,鄭良樹談到他的另一本學術著作--《商鞅及其學派》。這本書於1987年在台北出版,後來,上海的一家出版社獲得他的同意,印了一版。



鄭良樹的另一套書《續偽書通考》(上中下共三冊)在台北出版,卻被中國當地的出版社翻印。全書排版完全一樣,只是紙質較差。



他也提及一件趣事。他曾到中國南京一間書店看到自己的《續偽書通考》被翻印,並被置放在書架上。他向書店透露自己是作者,並希望老板給他打折。



老板發現眼前人是作者,即刻把這套書收起來,無論如何都不願賣書給鄭良樹。
鄭良樹說,他猜想書店老板或是擔心他去舉報,所以不肯賣書吧。



**************************



鄭良樹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在香港大學教書和進行研究。他認為,港大圖書館的藏書量大,所訂購的新書很快就到,在那兒搜尋研究材料,非常便利。



以前,鄭良樹在馬大教書,他會為了收集研究資料,特地到港大圖書館去。



港大圖書館是他最喜歡的圖書館,他也很享受當年在港大作學術研究的時光。他當年退休後,之所以會離開香港到南院教書,是因為一個人。



這人是已故華教慈善老人蕭畹香。鄭良樹說,蕭畹香曾到香港找了他吃飯兩次,要求他回來南院任教。他答應了蕭老,並於過後依諾來到南院。



如果有一天,鄭良樹和妻子想到香港與女兒團聚,在那兒養老的話。他希望在出發之前,能見到南院升格為大學。



●學術研究要誠實



鄭良樹的一生奉獻了給學術,記者請他給學術界後輩說些勉勵的話語。



他想了想說,學術人員應老老實實地,親自去找研究材料,這樣才會有深刻的印象。然而,現在資訊科技發達,在互聯網上搜尋資料很方便,許多學生變得不老實,在作研究報告時,只要在網上按個搜尋鍵,很快就可找到完整資料。



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學生並沒經過搜尋材料和消化材料的過程。有的學生能依時完成報告,卻無法真正了解報告內容。



圖書館被“濃縮”成一個小盒子,學生沒把資料消化進入自己腦袋,給它作重新組合。在缺乏求證精神之下,學生甚至會把互聯網上錯誤的材料照搬使用。



他認為,這是教育界,也是學術界的危機,必須正視。



“進行學術研究要誠實,只有誠實,才能做到‘真’,而學術裡最珍貴的是‘真’,唯有‘真理’才能長久留傳下去!”



“唯有真誠,才能解除學術研究的危機。”



************************



鄭良樹最喜歡在哪兒進行學術研究?他說,最快樂的研究時光是在港大,因為那個時候,他主要指導學生寫博士論文,其餘時間則投入研究工作。



在馬大任教後期,也因為所教的課不多,因此,讓他有機會請公假後到港大找研究資料。



他退休後到南院執教,因為研究材料有局限,他轉而把課堂上所教授的內容整理和補充後出版,如:《百年講莊子》、《百年講孟子》、《百年講司馬遷》等。
鄭良樹表示,他寫的學術論文比較高深,只適合發表在海外的學報上,若要在課堂上講給學生聽的話,比較困難。



他說,這幾本是比較普及性的學術論著。他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四五年前,他在馬大任客座教授講莊子時,學生們聽了很著迷,讓他發現普及工作也很重要。



不過,最近,鄭良樹身體不大好,所以暫未進行大型的學術研究計劃,現只是寫寫書法和畫畫。



************************************************




●鄭良樹簡介:



鄭良樹於1940年出生於柔佛州新山黃亞福街的一間店屋樓上。



現年70歲的鄭良樹把一生奉獻給學術研究,即漢學和海外華人研究兩大方面,學術著作超過30本。



鄭良樹,字百年,祖籍廣東潮安,文學博士,曾任馬來亞大學中文系講師、副教授、系主任共17年,其后轉任香港中文大學,擔任中文系及研究院教授14年。



2003年,任南方學院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及馬來亞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



他也是《孫子兵法》及商鞅著作的權威學者。他的《商鞅及其學派》在台北及上海兩地同時出版,此書建立了一個研究先秦諸子的方法--“立体研究”,備受學術界贊賞。



目前,中國方面正整理他的著作,准備出版《鄭良樹學術全集》。4年前,他受邀到日本作學術交流一個月。日本學術界正將他的一本學術著作翻譯成日文。



大陸學者毛策分別寫了《鄭良樹評傳》和《鄭良樹研究》這兩本書,在新馬兩地,鄭良樹可說是首位被外國學術界作為研究對象的人物。



此外,鄭良樹也擅長寫字及書畫,中國一些收藏家及碑林都藏有他的字。



***********************



●歷屆南方人文精神獎得主:



年份 屆次 得獎人


-----------------------------------------------------


2007年 第一屆 陳瑞獻
2008年 第二屆 陳徽崇
2009年 第三屆 沈慕羽
2010年 第四屆 鄭良樹




******************************************



●第四屆南方人文精神獎--南方之鼎頒獎禮



時間:2010年9月28日早上10時
地點:南院智雅大禮堂
主賓:首相署部長丹斯里許子根



********************************************





第二屆“南方人文精神獎”的得主是已故國家文化人物陳徽崇。第四屆得獎人鄭良樹也擁有足夠的份量,可被推薦為國家文化人物。



記者針對這點詢問南院院長祝家華。祝家華說,鄭良樹作為國際重要的漢學者,也是大馬的國寶級學者,獲得南方人文精神獎是實至名歸的;若要推選鄭良樹為國家文化人物的話,鄭良樹也完全具備資格。



祝家華表示,南院在公佈陳徽崇榮獲南方人文精神獎時,團結、文化、藝術及文物部也同時宣佈陳徽崇獲選為國家文化人物。



他認為,團結、文化、藝術及文物部和南院在評選得獎人時,應該有著共同的評審指標,只是南方人文精神獎所涵蓋的範圍更廣,國家文化人物獎則主要表揚國內對文化領域有貢獻的人士。



他說,鄭良樹把一生的青春投入學術研究工作,在國內是少有的。



他透露,目前,中國一家出版社正為鄭良樹整理所有的著作,若一切順利或會於年底出版《鄭良樹學術全集》。



另外,他透露,鄭良樹過去幾年,都在編一套名為《許雲樵前集》的書。若這時候,頒發國家文化人物獎給鄭良樹的話,可謂正合時宜。



●計劃明年為南方人文精神獎出書



南方人文精神獎的獎杯--“南方之鼎”是由新加坡藝術大師陳瑞獻設計。當初設立此獎,是為了表揚馬新人文學者、作家、藝術家、教育家、文化人、企業、知識份子與宗教家等對人文方面的貢獻。



數年前,陳瑞獻在解釋這個獎座的設計時說:“鼎乃人文精神之象征,鼎遷於南,成一方風氣之鼎盛。”



這個獎的設立也有著幾個重大的意義,它有著平衡文明與物質發展的使命,而南院作為一所民辦學院,這個獎項的設立,能加強南院以文化立校,弘揚人文傳統及溝通東西教育的辦學理念。



祝家華透露,南院准備明年舉辦“第五屆南方人文精神獎”頒獎禮時,將歷屆得獎人的生平與成就整理後出書。



他希望南方人文精神獎的設立,能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讓人們重視人文的發展。



另外,祝家華提到,在陳瑞獻的協助下,一個巨大的“南方之鼎”現正在中國廈門製作著,預計可在10月完工,並運到南院,永久豎立在南院校園裡。



這個鼎很高,有兩個成人的高度。他說,到了11月6日,全國華人文化節開幕禮將在南院舉行,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將為這座大鼎點燃文化火炬。


Monday, September 20, 2010

陳旭年街922提燈賞月


2010年9月19日 星洲日報文化田報導



大馬華人文化協會柔州分會將於9月22日晚上7時30分(農曆八月十五日)舉辦“老街月光會”,邀請大家到新山陳旭年街提燈賞月。


新山中華公會打造文化街工委會為活動聯辦單位。


大馬華人文化協會柔州分會理事陳再藩(小曼)受訪時說,這回,老街不標榜大型表演,而是回到早年的月光會,邀新山民眾,尤其是一些老街坊前來老街走走,重溫夜下提燈的溫馨氣氛。


屆時,陳再藩也將在老街拿起畫筆,為民眾畫肖像漫畫。


其他節目尚有:日本人協會呈獻的“迷你日本盆舞節”表演項目、洪其章老師與其學生的詩歌朗誦、馬謠交流站年輕歌手的街頭演唱等。

新山園遊會.萬盞華燈:慶中秋重頭戲勁熱出擊


2010年9月19日 星洲日報文化田報導

----
1986年,新山中華公會在新山寬柔中學的校園創辦“第一屆新山中秋園遊會”,《傳燈》歌曲從此在新山傳唱開來。


從1986年至2005年的20年裡,新山中秋園遊會每年都在新山寬中校園舉行,那兒是許多年輕人必到之處,裝載了許多人的成長記憶。


後來,新山中華公會辦公之處從新山市區舊址移至大馬花園新建竣的中華大廈,再加上寬中董事部考量了校園安全等因素,新山中秋園遊會於2006年正式“告別”寬中校園,來到了大馬花園。


從2006年至2008年這三年內,新山中秋園遊會“落戶”到大馬花園,各項文化節目在中華大廈內,以及大廈旁的克里斯路戶外舞台繽紛登場。


到了2009年10月3日,位於新山老街區的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正式開幕。為了配合文物館白天舉行的盛大開幕典禮,新山中秋園遊會那一年“移師”至陳旭年街。


今年8月初,新山中華公會發出文告,指第二十五屆新山中秋園遊會工委會向大眾徵求園遊會對聯,並宣佈工委會定於9月25日在新山陳旭年街舉辦新山中秋園遊會。


事隔一個月後,新山縣萬盞華燈慶中秋工委會於9月3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向外界公佈26站的慶中秋地點,當中,新山中秋園遊會的舉行地點為“新山中華公會大馬花園中華大廈”。


“第二十五屆新山中秋園遊會”再度重返新山大馬花園,與當地居民共度中秋。為此,《文化田》特地走訪該工委會主席林先強,請他介紹活動內容,並向他了解為何中秋園遊會今年原定陳旭年街舉行,何以最後重返大馬花園。


在新山,每到中秋時節,人們除了會想到“新山中秋園遊會”之外,也必會思及“新山縣萬盞華燈慶中秋”。


新山縣各華團組織在新山中華公會的帶領下,從1999年開始舉辦“萬盞華燈慶中秋”系列活動,把中秋活動從點到面擴大舉辦,讓中秋節慶鬧足一個月。這是新山特有的文化現象,沒法在其他地方見到。


不說不知,2000年是新山中華公會承辦第十七屆全國華人文化節的年份。其實,1999年舉行的首屆“新山縣萬盞華燈慶中秋”是作為迎接文化節的一個“熱身”活動。


今期《文化田》也同時專訪“新山縣萬盞華燈慶中秋工委會”主席洪德榮和“中華杯”評審團主任孫彥哲。


洪德榮將與讀者分享“萬盞華燈慶中秋”的由來和發展,至於孫彥哲則談談評審方法。


****************************************


●新山中秋園遊會料吸引5千位民眾赴會


“第二十五屆新山中秋園遊會”工委會主席林先強表示,新山中秋園遊會”將於9月26日晚上7時,在新山大馬花園中華大廈舉行,預計可吸引5千位民眾赴會。


林先強透露,工委會今年雖然原定陳旭年街舉辦中秋園遊會,惟後來因考量到一些复雜因素,而最終決定“遷返”大馬花園舉辦。


他指出,位於新山市區的馬來夜市集,其攤檔數量日益增加,原本由新山中華公會負責推展的陳旭年文化街也逐漸遭馬來攤檔佔據。


他以最近的馬來新年為例說,馬來攤檔更一度“進駐”陳旭年街的露天停車場。


他說,現適逢馬來新年,馬來攤檔的數目在週六有增無減,市區每週六交通阻塞問題也很嚴重。為了避免不愉快事件發生,再加上考慮到老街區的停車位不足,無法容納大批人潮,因此,工委會最終決定把新山中秋園遊會“帶返”新山大馬花園舉辦。


他表示,大馬花園擁有較大空間,停車位也不成問題,民眾可把車輛停放在中華大廈和大馬花園民眾會堂的停車場、商業區的停車格,或住宅區的空地上。


他也強調,新山中華公會的會所就在大馬花園,公會給大馬花園的居民帶來慶中秋活動,是責無旁貸的事。


******************************


●搭建戶外表演舞台,9月26日關閉克里斯路


到了9月26日傍晚,新山中秋園遊會工委會將關閉位於中華大廈前方的克里斯路,並在面向中華大廈正門的道路搭建一座戶外表演舞台。


此外,工委會也在中華大廈8樓禮堂和底層停車場安排了數項文化節目。


林先強指出,戶外舞台上備有各項精彩節目,包括:傳燈儀式、口琴四重奏、兒童舞蹈、歌唱、街舞、中秋創意造型比賽等。在戶外舞台一側則設有美食坊,可讓民眾大快朵頤。


設於中華大廈8樓禮堂的節目,計有:潮劇、粵劇、青運口才圈與國際講演會節目。在禮堂一隅有新山中華公會書法、水墨畫課程班學員作品展。


中華大廈底層有應節的猜燈謎遊戲、燈籠製作比賽,以及象棋比賽。


當晚,來自安琪兒舞蹈學院的舞者將帶來3支舞蹈作品,即馬來舞Zapin、瑤族舞蹈《夢瑤山》、及唐朝舞蹈《竹枝詞》。


為新山民眾呈獻口琴演出的是“Fresco”口琴重奏團。樂團曾奪下2009年世界口琴大賽雙料冠軍,他們將以四重奏方式,演奏《春天》、《月亮圓》等樂曲。


須特別一提的是,當晚的戶外舞台不會有“布景”。工作人員將通過投影機,把燈柱打在舞台一張巨型白布上,利用特效呈獻一幅聲色俱備的“活布景”。此外,當晚也將有煙花燃放表演,民眾可要特別留意。


另一方面,林先強透露,去年在新山陳旭年街舉行的“新山中秋園遊會”,少了向民眾徵求對聯這個環節。為此,他今年特地恢复這項活動。


他說,有許多人每年也必定寄上數份對聯,今年報名參加者共有24人,所寄上的對聯有60幅,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為了鼓勵對聯寫作者,中選者將受邀上台參與聯合亮燈和傳燈的儀式,並獲發一張獎狀。


******************************************


●萬盞華燈慶中秋,注入文化元素


新山縣盞華燈慶中秋工委會主席洪德榮表示,早年慶中秋活動的形式比較小型,主要是月光會。


每年萬盞華燈慶中秋都有一個主題。今年是:“天人和樂,與月共圓”。


自從有了萬盞華燈慶中秋之後,慶中秋活動注入更多文化元素,舉辦形式也更加盛大。洪德榮希望政府能增加總撥款額,並在其他縣也發放撥款給那些舉辦大型中秋活動的地點。


新山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誕生”於1999年,迄今邁入第十二個年頭。


回顧當年,洪德榮透露,1999年是第十四屆新山中秋園遊會,當時新山中華公會的會長是張文強,副會長為賴益盛。


他指出,那時候,新山中華公會獲悉將於2000年承辦第十七屆全國華人文化節,因此,為了替文化節先作個熱身的啟動,公會特於1999年創辦首屆的新山縣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


他說:“那是無心插柳。我們的初步理念只是在每一區亮燈,並非在每一站呈獻節目。但後來,大家認為只是亮燈,沒節慶感覺,因此才增加文化表演節目。”


他指出,1999年,新山中華公會在陳厝港舉行首屆新山縣萬盞華燈慶中秋開幕禮,千秋鼓隊也在那刻響起鼓聲。


2000年第十七屆全國華人文化節的主題是“回歸歷史,再造輝煌”。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各華團領導還從士都蘭海邊乘船,一路依循先賢的航線來到陳厝港。


********************************


●須設有亮燈傳燈儀式


最初參與萬盞華燈慶中秋的團體主要為業緣、地緣與血緣性的團體,後來,廟宇、學校組織和企業陸續加入。


洪德榮表示,2004年的萬盞華燈慶中秋開幕禮是在金海灣舉行,這算是第一個與公會合作聯辦萬盞開幕禮的企業。不過,今年由士姑來五福城廣場舉辦的開幕禮,則比較全面性地由企業作主導與策劃。


詢及新山縣各鄉團組織或企業,要如何才能加入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當中是否有哪些“條規”得遵守?


洪德榮說,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注重文化元素,必須設有亮燈和傳燈儀式、播放傳燈歌,以及展示萬盞華燈慶中秋的標誌。


早期,有些地區在辦慶中秋活動時“脫節”,會上不但沒亮燈和傳燈儀式,就連月餅和燈籠也沒看見,舞台上出現的竟然是類似中元歌台的熱歌勁舞表演。


洪德榮解釋,那是因為一些鄉團組織聘請製作公司安排節目。結果,製作公司就把原先中元歌台的節目全照搬過來。幸好此問題已不再發生。


********************************************************************


●“新山縣萬盞華燈慶中秋”歷屆開幕地點:


屆數 年份 開幕地點 備注

---------------------------------------------------------------

第一屆 1999 陳厝港 /
第二屆 2000 陳厝港 新山承辦“第十七屆全國華人文化節”
第三屆 2001 龍山廟 /
第四屆 2002 柔佛古廟 /
第五屆 2003 南方學院 /
第六屆 2004 金海灣 /
第七屆 2005 柔佛古廟行宮 /
第八屆 2006 大馬中華大廈 /
第九屆 2007 新山福建會館 /
第十屆 2008 新山寬中草場 /
第十一屆 2009 財帛星君廟 /
第十二屆 2010 五福城廣場 新山承辦“廿七屆全國華人文化節”


****************************************************************************


●歷經12年,普天同慶


歷經了12年的歲月,新山縣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發展至今,它是除了柔佛古廟遊神盛會之外,新山縣另一重要的節慶。


新山人慶中秋鬧足一個月,形成新山縣特有文化現象。洪德榮說,這項大型的慶中秋活動一路走來,其模式也傳到柔佛州其他縣屬。


他認為,每到農曆八月,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就變成了新山各地區普天同慶的活動。


“它像一個文化活動的迴廊,從東北區至西北區,新山縣幾乎每個地方都在辦慶中秋活動。或許有些節目會重疊,但各地參與的居民不同。”


他覺得,萬盞華燈慶中秋已成為一種文化傳承,成功地把民俗節慶帶到學校。一些學生在中元節後,就會很期待中秋節的到來。


一些團體在舉辦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耗資龐大人力和物力,有的單位在辦了幾年後,因為“太累”而停辦。不過,也有的團體仍然咬緊牙根,每年持續舉辦。


洪德榮說,那是因為“三感”,即節慶感、使命感、投入感。許多團體領導在時節接近時,會“情不自禁”地去辦活動,不僅有使命感,而且也十分投入。


萬盞華燈慶中秋獲柔佛州旅遊局同意,被列入旅遊日曆內。洪德榮認為,這為大家帶來很大的鼓勵。


他說,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工委會的未來目標,是把這項活動申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


●耗資上百萬令吉,26地點舉行


“第十二屆萬盞華燈慶中秋”從今年9月8日至10月2日在新山縣26個地點舉行,洪德榮說,這26個地區的活動經費總額超過百萬令吉。


他指出,今年,萬盞華燈慶中秋活動再次碰上全國華人文化節,不但令中秋活動增加許多新元素,一些承辦團體更作出大膽嘗試,例如:五福城廣場就耗資巨額打造彩燈區,從越南購入兩千多個燈籠,並派員到4所小學教導學生製作燈籠。


他說,五福城廣場也大擔地把原本一天的節目,延長至兩個星期。


******************************


●“中華杯”提升活動水平


萬盞華燈慶中秋工委會從2001年起,設立“中華杯”,以鼓勵各承辦單位提升活動水平。


連續3年奪冠的單位將能保有常年杯。今年受邀為評審團的成員包括:主任孫彥哲,委員:陳錦發、林炳錕、楊福貽、陳聲洲、羅良嘉、黃志坤、莫偉英、劉洸閥、林德明、李富新。


榮獲中華杯者,可得一座獎杯和1千500令吉獎金。除了中華杯之外,大會今年也和往年一樣,設有親善團結獎、創意獎、文化傳承獎、以及5份的精神獎;除了精神獎為500令吉之外,其餘獎金皆為1千令吉。


常年杯的鄰選標準包括活動的性質、參與活動的人數、節目內容、氣氛、內涵、藝術性、通俗性、創意,場地裝潢及牌坊設計等。


以前,評審團幾乎每一站都去,由於為了赶場,往往只在一處待半小時就離開,然而在評審離開時,活動高潮可能還未來到。後來,為了公平起見,評審團決定“分批”到不同地點評分。


孫彥哲透露,評審非常重視節目是否擁有文化傳承的元素,並反對節目過於商業化,至於演出者的穿著,也不可暴露。


他強調,亮燈、傳燈、傳燈歌、燈謎、燈籠,以及中秋食品是一定要有的。有些會館很用心,還准備傳統中秋食品,如菱角等。另外,也有的團體增添文化表演項目,如詩歌朗誦,值得讚揚。



Sunday, September 12, 2010

柔佛古廟拜月慶中秋:傳統獅藝邀請賽,展現獅藝精華


2010年9月12日星洲日報文化田:

----

什麼是傳統獅藝?您有多久沒看了?在來臨的9月21日晚上,柔佛古廟將舉辦“拜月亮慶中秋活動”,今年的慶中秋活動內容和以往稍有不同,在保留傳統文化項目之外,特別增設“瑞獅鬧中秋傳統獅藝邀請賽”,讓您欣賞傳統獅藝的精華所在。


9月21日晚正好是農曆八月十四日,為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正日的前一天晚上。當晚的月亮會特別圓,在這時候,與家人來到古廟參與慶中秋活動,將別具意義,令人難忘。


為了讓民眾搶先了解這次古廟慶中秋的精彩節目內容,《文化田》特地走訪柔佛古廟管委會主席林剛榮和古廟慶中秋活動策劃主任李志忠,並逐一為大家介紹參賽的獅隊。


9月21日晚上舉行的“瑞獅鬧中秋傳統獅藝邀請賽”,將有6支獅隊參加。當晚,獅藝邀請賽分兩個階段進行,期間穿插慶中秋活動致詞和拜月亮儀式等。


這6支獅隊分別來自新山洪揚體育會、沙威文青龍藝龍獅團、新山廣肇會館武術醒獅團、馬來西亞柔佛古來龍藝武術龍獅體育會、新山白鶴派武術體育會、哥打丁宜威武龍獅體育會。


柔佛古廟管委會主席林剛榮說,柔佛古廟慶中秋活動每年都會有個主題,工委會在保留傳統文化項目之外,也以創新方式呈獻新節目,每年平均吸引逾千民眾赴會。


也是活動工委會主席的林剛榮表示,古廟慶中秋活動的傳統文化項目,有撈柑結友、猜燈謎遊戲、燈籠製作比賽等。


他指出,前年和去年特設的主題活動,有婚紗秀和舞蹈比賽。


由於當晚會從晚上7時關閉直律街,他吁請民眾提前抵達會場,或將車輛停放在新山太平洋公主酒店露天停車場。


目前,在獅藝發展方面,關於高椿舞獅的國際賽事時有所聞,惟國際傳統獅藝比賽則較少見。也因為這樣,往往一般人較重視高椿舞獅,而逐漸忽略了傳統獅藝活動。


李志忠說,每一年,柔佛古廟慶中秋活動的主題都些不同,為了推廣和發揚傳統獅藝,柔佛古廟管委會今年特地增設了“傳統獅藝邀請賽”。


9月21日晚上舉行的獅藝邀請賽是根據“馬來西亞全國龍獅總會”的章程進行。整個賽會規定只可舞15種青的套路。若有隊伍欲呈獻大會規定以外的套路,則必須在比賽之前呈報名稱和套路,違者將被扣分。


每支參賽隊伍的表演時間不可超過12分鐘,但不少於10分鐘。另外,為了安全起見,大會嚴禁參賽隊伍以動物擺陣,以及禁用高椿式連環跳躍。


志忠表示,傳統獅藝能完整體現獅藝的獅型、獅態,以及舞獅的靈活性。


他透露,大會裁判由大馬全國龍獅總會裁判及隨隊裁判擔任,裁判們將從獅藝和鼓樂等方面進行評審。


根據參賽規則,每隊可派出10人,即一名領隊、一名教練、一名獅頭、一名獅尾、一名鼓手、一名鑼手,以及4名鈸手。此外,出場人數最少6人,不得超過8人。


詢及今年為何只有6支獅隊受邀參賽時,志忠解釋,由於受到當晚活動時間的限制,工委會被迫限制參賽隊伍數目,只允許6隊參加。


有鑑於此,志忠請柔佛武術總會副秘書魏玉潭幫忙聯絡,邀請州內的獅隊參賽。魏玉潭過去參與無數龍獅賽的競賽組工作,經驗豐富。


志忠透露,曾有人要求把參賽隊伍增加至10隊,但是,因為時間不足的關係,工委會實在沒法那樣做。此外,為了公平對待每一支隊,大會也不允許隊伍分A和B隊參賽。


---------------------------------


究竟什麼是傳統獅藝?高椿舞獅和傳統獅藝,這兩者之間有何分別?


其實,高椿舞獅源自傳統獅藝,其特點在於表演場所增設了高椿的裝置,隊員們必須在高椿上進行高難度的表演。


至於傳統獅藝,簡單說明就是指醒獅在平地上的傳統技藝演出。乍聽之下,讓人以為傳統獅藝似乎比高椿舞獅來得容易,惟其實不然,傳統獅藝有其精深之處,單以“採青”這個競技項目而言,採青手法就超過10種,十分考驗隊員的技藝。


從中國流傳至馬新一帶的傳統獅藝為南獅。在傳統獅藝賽中,獅隊必須要有採青動作。此外,獅藝賽所使用的道具,高度不能超過8尺。


舞獅的技藝最重要的是基本功,隊員必須有足夠的腰力,馬步要扎得穩,手腳要夠勁。更重要的是,舞獅頭者能持久舞動重達五六公斤的獅頭。


在舞獅步法方面,主要分為單提步、吊步、留馬步、坐馬步、小跳雙飛步、工字步、麒麟步、七星步、蟹形步、蝦形步及盤馬步。至於舞獅的喜怒哀樂,得靠隊員感受和會意。


除了一般形態外,隊員也得學習獅子的洗身、洗髮、洗眼耳鼻、捉虱、搔癢、抱腰、伏地、睡眠、滾身等動作。


-----------------------------------


●“瑞獅鬧中秋傳統獅藝邀請賽”


在“瑞獅鬧中秋傳統獅藝邀請賽”中,參賽隊伍可從南獅傳統競賽項目中,任選一項採青項目,或事先提呈所欲演出的其他採青項目。


以下為大會指定的15種南獅傳統競賽項目:


1.五福臨門(5粒橙或其他代替品)
2.招財進寶(香蕉、橙、生菜、元寶)
3.一本萬利(水盆青,即盆裡放銀角)
4.七星伴月(8粒橙或其他代替品)
5.步步高升(高青,只限上肩)
6.毒蛇攔路青(甘蔗青或其他代替品)
7.橫財就手(螃蟹青)
8.蜈蚣青(水果,辣椒或其他代替品)
9.登山(傳統式)
10.橋青(以桌子、長板或竹竿等為道具)
11.橋頭青(以桌子、長板或竹竿等為道具,橋前備青)
12.醒獅出叢林
13.枯樹藏金
14.醒獅出洞
15.醉獅

-----------------------------


●柔佛古廟拜月亮慶中秋--瑞獅鬧中秋節目流程:


7.00PM 直律街開始封路
7.15PM 獅藝比賽上半場(4隊)
8.00PM 燈謎
8.35PM 古廟慶中秋儀式
8.50PM 傳燈、提燈遊、拜月亮/參賽醒獅參拜
9.00PM 撈柑結友
9.20PM 柔佛古廟舞龍隊表演
9.35PM 獅藝比賽下半場(2隊)
10.20PM 頒獎:撈柑結友/燈籠製作賽、獅藝
10.30PM 活動結束

--------------------------------


●參賽獅隊介紹:


“瑞獅鬧中秋傳統獅藝邀請賽”,將有6支獅隊參加,以下簡介各獅隊:


●沙威文青龍藝龍獅團


沙威文青龍藝龍獅團成立於2000年。在過去10年,該團曾多次摘下全國冠軍榮銜。2005年,該團分別贏得“大馬第一屆雙獅高樁比賽”冠軍和“韓國世界舞獅賽”的亞軍。


●新山洪揚體育會


新山洪揚體育會成立於2000年,曾於2002至2004年代表大馬參與新加坡妝藝大游行。此外,也曾參與新山藝術節和旅游局主辦的“繽紛馬來西亞”活動的演出。


●新山廣肇會館武術醒獅團


新山廣肇會館武術醒獅團成立於1955年,是眾參賽隊伍中,成立年份最久的隊伍。該隊曾參與國內多項賽事,並贏得多個獎項。


●馬來西亞柔佛古來龍藝武術龍獅体育會


馬來西亞柔佛古來龍藝武術龍獅体育會成立於2004年,曾於2008年,奪下森州工商俱樂部龍藝龍獅團主辦的“世界傳統獅賽”的金獅獎。今年,則在森州文丁軍警協會主辦的全國傳統獅賽中,奪得优秀獎。


●哥打丁宜威武龍獅體育會


哥打丁宜威武龍獅體育會成立於1996年。該隊從1996年至2001年,曾榮獲8次高樁全國冠軍。今年,該隊在淡杯青團運主辦傳統獅藝邀請賽中,贏得亞軍。


●新山白鶴派武術體育會


新山白鶴派武術體育會成立於1969年。1994年,柔武術龍獅總會舉辦第三屆全柔武術龍獅錦標賽,該隊奪冠。該隊於2000年赴德國,參加第一屆世界傳統武術及傳統獅藝邀請賽時,榮獲冠軍。


-------------------------------


“撈柑結友”一直以來是柔佛古廟慶中秋的賣點之一,深受民眾歡迎。


活動工委會為了達到“結友”的真正目的,今年首次設下參加規則,只讓18歲以上的單身男女參與。


古廟慶中秋活動策劃主任李志忠受訪時說,“撈柑結友”活動的報名人數頂限為50名男士和50名女士,直至額滿為止。


他透露,活動設有5份大獎,每份價值250令吉,由得獎的男女共同分享。


柔佛古廟慶中秋活動,尚有其他精彩的節目,這包括:柔佛古廟舞龍隊的助興表演、蘇達夫老師的射燈謎遊戲、現場傳統燈籠示範會、手提式燈籠製作觀摩賽作品展覽等。


上述活動入場免費。民眾若有任何疑問,可聯絡新山中華公會(07-278 8999)。

Monday, September 6, 2010

首屆二十四節令鼓國際觀摩會暨馬來西亞精英賽




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於2010年9月4日晚上迎來首屆二十四節令鼓的國際盛事--“二十四節令鼓國際觀摩會暨馬來西亞精英賽”,各隊伍表現出色,賽事競爭激烈,來自新山寬柔中學的二十四節令鼓隊最終憑著《大暑》這首融合了節令鼓原創精神的鼓曲,奪下冠軍榮銜。

1988年,已故國家文化人物陳徽崇和新山文化人陳再藩聯合創立二十四節令鼓,而世界上第一支成立的二十四節令鼓隊就在寬柔中學。這一次,新山寬中二十四節令鼓能獲獎,更別具意義。

配合第二十七屆全國華人文化節的到來,新山這個節令鼓的“原鄉”,於2010年9月4日首次舉辦節令鼓的國際觀摩會,並邀請國內過去表現出色和得獎的隊伍參加精英賽,為節令鼓的歷史寫下新篇章。

這項節令鼓盛會於當晚7時30分至11時45分,在新山市政局室內體育館舉行。它是由新山中華公會第二十七屆全國華人文化節工委會主催,華總全國華團文化咨詢委員會廿四節令鼓推動組製作節目。

★★受邀參賽的大馬國內8支節令鼓隊:

吉隆坡中華獨立中學--《捕夢》
吉隆坡循人中學--《記一個時代》
雪蘭莪州加影育華中學《農夫之歌》
芙蓉中華中學《浪》
柔佛新山寬柔中學《大暑》
柔佛峇株巴轄華仁中學《冬盡》
砂拉越古晉中華第一中學--《夢.鼓村》
霹靂安順三民國民型中學--《心域》

★★二十四節令鼓馬來西亞精英賽榮譽榜:
金:新山寬柔中學--《大暑》

銀:吉隆坡中華獨中--《捕夢》

銅:吉隆坡循人獨中--《記一個時代》

最佳敲擊獎:吉隆坡中華獨中

最佳隊形變化:吉隆坡中華獨中

最佳編曲獎:吉隆坡循人獨中

最佳創作獎:新山寬柔中學


^^^^^^^^^^^^^^^^^^^^^^^^^^^^^^^






柔佛州務大臣拿督阿都干尼表示,二十四節令鼓起源於新山,隨後傳播到海內外,這項源自大馬的鼓樂擁有高水平的藝術表現,讓國人感到自豪。






“二十四節令鼓國際觀摩會暨馬來西亞精英賽”在新山室內體育館舉行,阿都干尼受邀為大會嘉賓和為優勝隊伍頒獎。




阿都干尼在會上致詞時說,這項節令鼓的國際盛會是第二十七屆文化節的重點節目之一,他能參與這項節令鼓盛會,令他感到自豪和開心。



他說,就如新山中華公會會長林奕欽所言,這項活動十分精彩,讓人印象深刻。



他覺得,隊伍們昨晚所呈獻的演出不僅是國內最好的,也是世界上表現最棒的。



二十四節令鼓於1988年在新山成立。阿都干尼說,他感到自豪,因為節令鼓是在柔佛州的新山成立。



他表示,二十四節令鼓融合了文化遺產元素,擁有無限創意,表演造型絢麗和吸引人。



他透露,首相拿督斯里納吉也將在11月6日前來新山,參與第二十七屆全國華人文化節的開幕禮,與民共慶文化節。



當晚,阿都干尼與眾嘉賓被安排坐在場內階梯式坐位最高的位置看表演,眾人被節令鼓的表演給深深吸引。



須特別一提的是,當晚約莫11時35分,阿都干尼在頒獎給優勝隊伍之後,數華團領導原准備陪他步離會場,豈料,當他獲悉尚有冠軍隊伍新山寬中二十四節令鼓將呈獻最後一項表演時,他隨即轉身回到會場,然後直接坐在觀眾席上觀賞表演,直至表演結束後才離開。



***********************


當晚,柔佛州務大臣拿督阿都干尼也在致詞時透露,在獲得柔佛州蘇丹允准之下,柔州政府計劃將位於新山的舊州政府大廈,建設成“文化與藝術中心”。



阿都干尼希望這個文化與藝術中心未來可成為國內,甚至國際上最棒的一個文化演藝場所。



他認為,這個文化與藝術中心以後可向世界展示“一個馬來西亞”文化的多元性。



他表示,二十四節令鼓揚外海內外,這顯示國人成功締造了屬於大馬特色的文化表演。他相信往後還會有更多具有大馬特色的其他藝術表演將出現,並被發展起來。



他相信在各社會階層的攜手努力下,尤其是柔佛州的巫裔、華裔和印裔社群的齊心推動下,柔佛州、新山、馬來西亞依斯干達特區必定能成為國內或國際最棒的文化與藝術中心。